老友重聚,过了几十年差距竟然这么大!
咦,哪里来的声音?
是……生日歌!
谁过生日?
啊……这么多熟悉的面孔
时代变迁
海油“老物件”历经沧桑
在历史长河中被赋予生命力
和一代代海油人一样
见证着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
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
他们又一次相聚
“老友”们久别重逢
往日一同“战斗”的美好回忆
又涌上心头
敦实的蓝色锚机率先打破沉闷......
“我们锚机‘兄弟团’ 五十 啦
现在咱这力气也是杠杠滴
平台就位、精就位、
海上作业进行固定时
我们都得铆足劲儿”
“寿星”们不禁为老前辈鼓起掌......
“嘿嘿,身子骨硬朗也得多保养
坞修体检咱得老老实实地去
还得和‘南海二号’平台一起
征战四方呢”
“南海二号”平台
“南海二号”平台建造50周年啦,这是我国首艘半潜式钻井平台,先后走出过全国劳动模范郝振山、中央企业标杆红旗班组“军旅雄鹰班”。五十年间,“南海二号”平台奔赴缅甸、印度尼西亚,在国际市场叫响了中国品牌。
不同于健壮的锚机大哥
一旁娇小的壁灯正闪烁着微光……
“我是绥中36-1A平台
生活楼里一枚普通的壁灯
现在我退休了
那时,平台的工程师们可是
天天盯着我
生怕我灭灯”
咦,这是为啥?
“平台投产之初
发电机组故障频繁
为保障供电系统运行
维修班组常常和衣而眠
壁灯一灭,维修人员就像闪电一般
直奔机组进行应急抢修”
绥中36-1油田
如今,30年过去了,绥中36-1油田已建设成拥有19座在生产平台的开发规模,累计为国家贡献油气当量超1亿吨。
“耿直硬汉”原油外输泵
迫不及待地讲起它的故事↓
“一转眼,番禺油田都投产20周年了
这么多年,我身体出现小毛病时
总有海油人来帮我疗伤
常听到老师傅交代徒弟
要好好照顾平台的设施
我们在这儿真幸福啊 ! ”
“海洋石油111”FPSO上的倾斜仪,也附和道:
“是啊 ,被海油人保护着很安心
2010年台风‘罗莎 ’入境
我的单边摇摆甚至达到了15度
可把我吓得不轻!
幸好总监冷静控场
我才平安度过那场台风
历经20年的寒冬酷暑
‘海洋石油111’FPSO如今也20岁了”
登登登~
生日蛋糕来了
莹莹烛火照耀着“寿星”们
其中就有“社恐”的台钳
台钳曾是车间里的“流量”工具,用当时最优质的钢材打造。从紧固螺栓到调整机械零件,都离不开它的身影,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,这把台钳也进入“半退休”状态。
“本以为自己要下岗了
没想到设备维修时
我偶尔还是能派上用场
我没啥生日愿望
就是希望大家能多多
珍惜和爱护我们这些‘老家伙’
传承好工匠精神”
现如今,生产任务交给了
越来越多的“新员工”
刚满两岁的巡检机器人开口了
“我身上配备了
光探头、红外热像仪等高科技装备
只要‘转转身子’‘眨眨眼睛’
就能轻松捕捉仪表数据
检测质量和工作效率更高
这样就能为气田人员
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啦”
听完“新员工”的介绍
一张泛黄的图纸兴奋地拍手
发出沙沙声……
“我是1991年的图纸
看 !我这‘纹身’都是工程师
一笔一画绘制的
当时,老一辈海油人从祖国各地
投身涠洲11-4油田的开发建设
现如今,我们这些底图仍在发挥作用
在无法确认某些参数时
后辈们便会翻开我们找寻答案”
涠洲11-4油田
今年,涠洲11-4油田迎来投产30周年。这个曾被外方认为可采储量不到300万方的油田,如今完成了“逆袭”,累计生产原油1600万立方米,采收率超过50%。
咣咣,大家的目光
被一块厚重的“青年文明号”奖牌
吸引……
“哈哈,我这体格还不错吧
1996年,我被颁发给陆丰13-1平台
这个平台可是南海东部海域
第一个全部由
中方人员接替海上作业的设施”
陆丰13-1平台
陆丰13-1平台是前“亚洲最大”的石油钻采平台,投产初期由日方运营。老一辈海油人在外方作业者身后没日没夜地学,只用三年,就正式接手油田运营。如今,油田已成立30周年。
海油“老物件”镌刻着时间的指纹
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熠熠生辉
让他们欣慰的是
新的“接力者”不断涌现
刚一岁的亚洲第一深“海基一号”
才“安家”的埕北油田
刚“开伙”的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
渤中19-6千亿方气田大家族
……
正前赴后继地践行着
能源报国的铮铮誓言
策划 | 刘建坤 刘珂昕
图文 | 杨沛鑫 林家星 陈南列 辛耿飞 安芳逸 葛怀栋
罗闯 康博微 杨敏政 张大林 李启嘉
制图&漫画 | 钟佩云
制作 | 黄叶舟 钟佩云
编辑 | 刘建坤
责任编辑 | 房瑗
监制 | 张宗鹭
更多推荐
分享
收藏
在看
点赞